你有古董收藏品要卖吗 当心受骗

  2024-09-25 OB体育app下载

  “你有藏品要卖吗?”一段时间,手上有点袁大头、青花瓷等古董、艺术品藏品,且在赶集网、58同城等网站的藏品收藏界面,发布过古董古玩出手信息的藏友,时常能接到这样的询问电话,看起来,还真有人关注藏品并有交易市场呢。但是,你不要高兴太早,当你满怀兴奋,期望手中的藏品出手且能卖个好价钱时,搞得不好,你就掉进了一个诈骗陷阱里。

  近日,合肥市包河区检察院便办理了这样一起诈骗案件。一个自称专做铜钱、银币、瓷器以及青铜器等买卖的公司——安徽某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下称文化公司),却是专门诈骗客户古董收藏品鉴定费的公司。不少被忽悠前来意欲出手藏品的客户,不仅藏品未出手,还白交了少则6000元、多则1万余元的鉴定费。

  今年7月3日,该案叶某某、吴某、翁某某等4名嫌疑犯,因涉嫌诈骗犯罪被包河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今年4月20日,一姓钱的客户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安徽某文化公司的客户经理。一番介绍后,对方便问钱某手里有没有古董古玩玉器之类的藏品。钱某手上正好有一枚铜币“袁大头”,很想出手。该经理便问钱某希望多少钱出手。钱某自报价800万。随后该经理便要钱某发张图片看看,钱某将铜币照片发了过去。过不多久,客户经理便让钱某将铜币带到该文化公司鉴定。见真有公司有意收购,钱某兴奋地带着藏品从外地赶到合肥。在该文化公司专门接待客户的贵宾室里,客户经理与公司总监吴某,以及被称为该文化公司文物鉴定专家的翁某某接待了钱某。他们装模作样地看了看铜币后,翁某某说:这个“铜币是个老东西,有一定的年代和价值,有八成的把握确认东西是真品”。吴某问钱某出手价格多少,钱某报出800万的价格。吴某说:“这么贵重的藏品,这么大的一笔数目,我们应该一个保障,需要你去权威机构出一份鉴定证明。”钱某说自己不知道哪里有鉴定机构,吴某便推荐了合肥某“文物鉴定”公司,说估计要大几千块钱的鉴定费。既然有公司愿以800万的价格收购这个铜币,鉴定费又算什么呢?于是,钱某兴冲冲地要了地址,就去了“文物鉴定”公司做鉴定。交了8400元鉴定费,等了近3个小时后,鉴定报告终于出来。当钱某将密封的鉴定报告书带回该公司,并在现场拆开鉴定报告后,却被告知他的藏品铜币的含量达不到标准,该文化公司无法收购。满怀希冀的钱某,交了那么多的鉴定费,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不明所以的钱某只得带着藏品失望返回。

  像钱某这样的客户还有很多,都是交了鉴定费后,被告知这样那样的不合标准,无法收购。一个自称专做古董古玩买卖交易的公司,竟没有交易和收购过一件藏品。

  2017年3月31日,客户吴某也与钱某一样,交了七八千元鉴定费,却被告知藏品不够收购标准,不予收购。在心痛、不解和气愤之余,吴某怀疑其中有诈遂报警。同年4月8日,合肥包河公安分局对此立案侦查,没想到由此破获了一个打着收购古董古玩艺术品的幌子,与相关文物鉴定公司相互勾结,骗取客户藏品鉴定费的诈骗案件。

  案发后,该文化公司CEO叶某某在回答民警讯问公司如何经营、盈利时,叶某某答:“就是以高额的藏品回收价格吸引客户,让业务员带客户去我们指定的鉴定所去做藏品鉴定,收取客户的鉴定费后,我们让鉴定所修改鉴定报告,不让鉴别判定的结果达到我们的回收标准。主要靠这个方式来盈利。”叶某某的回答,道出了该文化公司经营盈利的线月以来,该文化公司便与某文物鉴定公司合作,该文化公司业务员先在有关网上获取一些藏品持有者,也就是客户的联系方式;公司专家翁某某也会在网上购买一些相关客户信息,发给业务员,由业务员打电话给客户,问客户有没有收藏品要出手,若客户感兴趣,就加客户微信或QQ,进一步与客户沟通。

  为更好地诱骗客户,新应聘到该文化公司的业务员,会接受必要的话术培训,主要是指导业务员怎样与客户沟通,怎样把握客户的心理,怎样诱骗客户将收藏品拿来鉴定的说话技巧。通常,业务员先自我介绍自己是某文化艺术品公司的,可以帮客户代卖或收购客户的收藏品,并劝说客户将手中藏品带到公司来鉴定一下,以便就具体收购事宜进一步洽谈。许多客户,包括外地客户,为了能出手掉所持有的藏品,一般来说都会赶到该文化公司。到公司后,业务员与业务总监在接待时,会继续诱骗客户,夸大藏品价值,谎称有意收购。为让客户信任,专家部的翁某某也会以所谓藏品鉴定专家身份出面,称用户带来的藏品肯定是真品且价值数百万元等等。经这一番忽悠,客户也认为自身持有的藏品是真品且价值不菲,因此,在数百万元价值的吸引下,客户当然想变卖手中藏品。此时,该文化公司会和客户签一个回收合同,合同中特别标明了收购的条件:物(藏)品的成分、质地、年份、含量、价格、备注,并注明只要一项不符合就不回收。这些标准依据都是该公司业务员从“博宝网”等一些文物收藏网站上面找到的,一般也是行业标准。如一个古钱币,网上搜到的信息为含铜量需要90%,于是合同中就会设置一个含铜量90%的标准。

  这个看似专业的合同,再加上假冒专家翁某某的认定,会让客户相信该文化公司确实是一个专业的公司,从而放心签了合同。这时,客户很难会注意到其中早就设置好的陷阱——“如果达到就回收,达不到就不回收,而且只要有一项不符合就不回收”。这个回收要件其实已为后面的不回收埋下了伏笔。

  随后,负责接待的业务员和总监,会要求客户去其指定的文物鉴定公司对藏品进行鉴定。

  为避免客户怀疑,他们先假装提供4家文物鉴定公司让客户个人选择,其中3家在外地,本地的就只有他们推荐的这家文物鉴别判定中心,然后口头规定在外地所做的检验判定的结论必须在48小时内拿到公司。在这样的一个时间限制下,客户没得选择,只能去该文化公司指定的文物鉴定公司做鉴定了。

  当业务员带着客户前往与该文化公司对接的文物鉴定公司做鉴定时,该公司CEO叶某某已提前把这个藏品的资料以及鉴定价格发给了该文物鉴定公司的鉴定检测师,鉴定报告结果出来后,鉴别判定中心也会提前通过微信把结果反馈给叶某某。对于结果不符合规定标准的藏品,毫无疑问地会被剔除掉,但是对于结果符合回收标准的,为达到不回收的目的,叶某某会让鉴定检验测试师将该检验判定的结论中某种物质的含量降低,让其既达不到收购标准,又看起来不那么假。修改后,叶某某会和鉴定师约定一个出报告的时间,之后由客户经理将鉴定报告和客户带回公司,假装不知道鉴别判定的结果,并当着客户的面打开密封的鉴定报告。而打开的结果,这个数据被修改后的鉴定报告,肯定是不符合收购条件的,因此该文化公司名正言顺地不予收购后,还名正言顺地将客户交的鉴定费用骗到手。而鉴定费该文化公司早和那个文物鉴定公司事先有过预谋,起步费用是6000元,但是可按照每个客户的职业、穿着、谈吐了解客户的经济情况等灵活掌握,有钱的报价高一点,没钱的报价少一点。按照约定,每名客户交的鉴定费用,文物鉴定公司分得1000元,其余的则被该文化公司非法占有。

  据初步统计,自2017年4月至5月,短短一个月期间,该文化公司诈骗总额约200万元,被骗人数众多。